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 | 学习法典,筑法治校园

作者:基础教育学院站点管理员 时间:2025-05-21 15:45:35 点击数:

image

2025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深入学习民法典有助于同学们深刻领会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小梅紫的脚步一同了解下相关知识

什么是民法典

image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以确认民事权利义务为核心,旨在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成熟。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原则所有民事主体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地位,不论其身份或地位如何,都应得到同等的对待。(二)自愿原则民事主体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建立、修改或结束民事法律关系,不应受到外界的强迫。(三)公平原则在民事活动中,应以利益均衡作为评价标准,当民事主体间出现利益冲突时,应通过权衡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来实现利益的平衡。(四)诚实信用原则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时,应保持善意和诚实,坚持诚实的态度,严格遵守承诺。(五)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合法原则: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必须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严禁违法行为。公序良俗: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良好风俗。(六)绿色原则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积极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民法典的地位与意义

一、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一)基础性地位1、调整社会基本关系:民法典规范了平等主体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覆盖了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根本规则。2、支撑其他法律:民法典为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等提供了基础原则,是其他法律体系的重要支柱。(二)体系化地位1、整合民事法律规范:民法典将分散的民事单行法整合为一个系统化的法典,消除了法律冲突,使得民事法律更加清晰和协调。2、完善法律体系结构:民法典填补了民事领域的空白,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民法典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一)体现法治理念1、平等原则:民法典强调了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促进了全社会对法治平等理念的接受。2、权利保护理念:民法典全面保护了民事主体的财产权、人身权等各项权利,彰显了法治的核心价值。(二)促进法治实践1、规范社会行为:民法典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减少了纠纷,维护了社会秩序。2、保障司法公正:民法典的系统性和明确性为司法审判提供了统一的法律依据,有助于提升司法效率和公正性。

法制校园,普法同行

image

我院通过主题班会、法治讲座等形式,宣传民法典,让同学们了解规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法治的光辉照耀下,我们共同筑梦。让我们在“民法典宣传月”期间,深入学习民法典,让法治意识在校园内扎根,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

Copyright © 2023 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江西省景德镇市县衙路 邮政编码:333400